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地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適用對象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而是擴大為五款臨床條件;讓我們可以事先決定,當未來病況經醫師確診後,處於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情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或是其他經政府公告之重症,屆時可以按照我們先前的書面文件(預立醫療決定書),去表達接受、拒絕或撤除維持生命治療,給自己一個自然善終的機會,除了保障病人醫療自主、善終權益,也旨在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可以說是超越個人性的保障,進而擴及家庭、社會性的權益。

過去20年間,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上路與推動,保障末期病人在末期階段時,得以透過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去選擇拒絕維生醫療、心肺復甦術(CPR)等的權利,隨著安寧的概念持續普及,我們逐漸了解自己末期時,可以擁有自主選擇「拒絕維生醫療」的權利。如今,隨著安寧善終概念深植國人內心,我們是否可以思考,在其他疾病情況下,自己是否也能擁有同樣的醫療自主選擇權呢?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地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適用對象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而是擴大為五款臨床條件;讓我們可以事先決定,當未來病況經醫師確診後,處於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情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或是其他經政府公告之重症,屆時可以按照我們先前的書面文件(預立醫療決定書),去表達接受、拒絕或撤除維持生命治療,給自己一個自然善終的機會,除了保障病人醫療自主、善終權益,也旨在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可以說是超越個人性的保障,進而擴及家庭、社會性的權益。

預立醫療決定書預立醫療決定書

除了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預立醫療決定的設計外,病人自主權利法也強化原本病人在醫病關係中,對於病情、醫療選項即各選項的成效風險有知情的權利。而後,也強調病人在這些醫療選項中,賦予選擇權與做決定的權利。另外,也告知醫療機構或醫師,應在適當時機,告知病人之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等相關事項。若病人為無行為能力之人、限制行為能力之人、受輔助宣告之人或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思時,應告知本人和關係人。此宗旨相較於過去醫療法規定第63、64條明定醫療機構應向病人或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的規定,更強調應要告知「病人本人」的重要性,宣示醫療文化中,病人應具有知的權利。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105年1月6日總統公布,將於108年1月6日上路實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自民國105年起,便進行以病人自主權利法為根基,用其法律精神、宗旨,而法內機制設計建立全國首次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試辦模式,並在各個綜合院區設立諮詢窗口,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諮詢服務。同時也培育專業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諮商團隊,在您來院參與諮商時,能保障良好的諮商品質和對簽署預立決定的權益。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後,您能至本院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經由專業的諮商團隊成員(醫師、護理師、社工人員或心理師),與您、二親等家屬諮商後,便能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保障您的醫療權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