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思覺失調症病人重回社區,我的復健可以有哪些選擇?

1300 精神科 精神與行為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前言

即將出院的您已經打算好未來居住或是復健的規劃了嗎?罹患思覺失調症是否會影響您未來選擇的方向呢?!此種疾病為一種慢性大腦疾病,因為疾病的症狀可能降低您獨立生活的能力、人際關係及工作的能力等,讓您喪失原有的生活品質,但若是經過規律的治療與復健就能有很大的改善。您聽過社區復健機構嗎?研究顯示若盡可能接受『社區復健』,會有助於病情穩定且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因此,請您先清楚瞭解各種社區復健方案及其優缺點,事先準備後續的復健計畫,請跟著我們的步驟,一步步探索自己的需求以及在意的事情,希望這樣能幫助您做出適合自己的治療選擇。若遇到問題也請您向社工師提出諮詢。

適用對象/適用狀況:

我是思覺失調症病人,我目前意識清楚、有決策能力,且出院後我將回社區。

疾病或健康議題介紹:

治療方式

   
目前主要是藉由藥物以及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進而改善病情。因為思覺失調症就像其他的慢性病一樣,所以通常需要長期或終生加以治療。雖然如此,還是有許多病人可以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包括重新建立人際關係及工作等。

一、藥物治療:                                       

一般而言,思覺失調症藥物的效果大致接近,不過在副作用方則有明顯不同,有些副作用(例如嗜睡)會在服藥初期出現,然後慢慢減退;另外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肌肉抽搐)則有可能在服藥後才慢慢地出現。藥物可分為注射和口服兩種,療效有時因人而異,副作用也因病人對藥物的耐受性、藥物的份量以及種類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一段時間,讓醫療團隊和病人配合找出合適的藥物和劑量。在病情好轉之後,可逐漸減少至一個最低而又能穩定病情的劑量。服用藥物大概經過數星期便會開始出現效用(減少妄想和幻覺),但有時也會出現副作用。
   
而本院有提供有兩種醫療服務,一種是門診治療,依醫囑時間定期返回門診看診及拿藥;另一種則是居家治療,是針對社區中無病識感,不願就醫,家屬亦無法帶至醫院就醫之病人,其因症狀影響而出現干擾、自傷或自殺、攻擊或破壞等行為,而對社區造成危險時,可由醫療專業人員至社區中進行居家訪視並給予適當處置。

二、非藥物治療:

除藥物治療外,心理、社交治療也在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心理、社交治療可以由個人或小組進行輔導。由不同的專業人員按病人的需要而設計出各種介入方法,以提升病人心理、社交、疾病處理等生活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來說,病人不需要長期隔離住在醫院內,大部分病人可在社區中接受治療。事實上,病人身邊的家人與朋友也具有充分的能力來協助病人康復,若能理解病人的感受、從旁支持和鼓勵,病人便更有動力走上康復的道路。

三、精神復健緣起

   
精神復健運動約莫始於20 世紀後半,主要是希望能減少醫院或安置機構,讓病人回歸社區、回歸家中。當初目標是希望尊重病人人權,讓病人回歸社區行使相關社會職業功能,也能減少機構的收容負擔。當時開始為慢性精神病人提供出院準備服務計劃,這些計劃目的是讓個案減少長期機構和和反覆住院的問題,也因為1970年代的去機構化運動後,讓精神復健受到社會更多的重視。
社區精神復健內有下列四大主軸:
1.
技巧訓練:從基本的認知技巧開始到社會化所需之相關技巧,在訓練的過程中促進病人學習與提高自我效能。許多研究顯示,此類治療可明顯降低精神病人之正、負性症狀,並縮短復原時間。
2.
同儕支持:包括病人的社交俱樂部、自助網絡、自助團體等。此過程可幫助病人發展正向之自我概念,並共同分享社區參與經驗。
3.
就業服務:包括職前技巧訓練、工作現場訓練、支持性就業服務等。許多研究亦證實其對精神病人有長期維持效益。
4.
社區資源開發:在復健的過程中,協助病人開發社區資源是使其可長期適應社區之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屬教育。研究顯示,經由家屬教育與社區資源開發,可減少個案精神症狀、提升自我效能、降低再復發率。

 

醫療選項介紹:

*社區復健中心

於社區中提供病人有關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心理重建、社交技巧、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等之復健治療。讓病人能維持正常作息,利用白天到社區復健中心參與復健訓練課程,以提升生活功能、環境適應能力,並儘早適應社區環境,獨立面對未來生活。 

*康復之家

當病人因為家庭因素而必須獨立生活,或是病友病情需要,訓練其獨立自主的能力,可以藉由醫院和家庭之間一個暫時性、半保護性的住家環境,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學習獨立生活,逐漸回歸社會。

*會所

會所相信人都有被尊重且渴望有尊嚴的需求、透過貢獻自己的力量得到認可的需求、有機會和人建立相互關係的需求等。因此會所不僅僅只是一個服務或方案,更是一個創造機會給精神疾病患者的社群和提供支持的系統。會所存在的意義在於使會員達到以下的目標:再次獲得生產力與信心、重新開始新生活、回歸社會、參與倡導權益並消除污名化。

您目前比較想要選擇的方式是?

步驟一、選項的比較

選項

考量

社區復健中心

康復之家

會所

適合對象

精神狀態穩定,有復健動機。
*
原則上須有重大傷病卡

精神狀態穩定,有復健動機,且無地方居住者。
*
需有精神科診斷

年滿15歲為原則,並設籍或居住於該縣市。
*
需有精神科診斷
*
需有身心障礙手冊

花費

每日伙食費與交通費,約兩千元-三千元/月。

約八千元-壹萬兩千元/月。

每日伙食費與交通費,約兩千元-三千元/月。

提供住宿

無。

有。

無。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上午9-下午4

須每日固定復健

全日

週一至週五
上午830-下午530
依意願興趣選擇參加復健活動

復健課程安排

每天都有,選擇多樣性高。

偶爾,選擇多樣性中。

每天都有,選擇多樣性高。
自主性高。

再住院風險

比單純門診治療及康復之家低。

比單純門診治療低。

 

特色

職能復健活動多
可媒合其他工作機會
有專業人員盯藥
與社區鄰里有互動

可以住宿
有專業人員盯藥
有職能復健活動
可近性較高

會員制
活動安排自主性高
可參與公共事務討論

步驟二、對於醫療方式的考量

請依照下列考量項目圈選,0分代表非常不在意,5分代表非常在意
考量項目
非常不在意
非常在意
有人盯藥
復健活動的多樣性
提供食宿
繳納費用之高低
再入院風險的高低
其他考量:

步驟三、對於上面提供的資訊,您是否已經了解呢?

我有完全的自主,可以自己選擇要使用的復健方式。
社區復健中心的特色是職能復健活動多、可媒合其他工作機會。
康復之家可以提供住宿。
會所的特色是活動安排自主性高、可參與公共事務討論。
我了解每個選項的意義。
我已經清楚了解不同社區復健機構的好處與壞處。
有其他親友能支持我的決定。
步驟四、您確認好醫療方式了嗎?
我已經確認好想要的醫療方式,我決定選擇:(下列擇一)
我目前還無法決定

出版日期:2019-08-08
更新日期:2019-08-08

完成以上評估後,請繼續填寫病人的出生年月日及E-mail,當您點選確認按鈕後,系統會將此份評估表寄送到您的E-mail中,屆時您可以列印及攜帶此份結果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
性別
常用用語
其他:
代填
姓名
關係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