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罹患乳癌病人都需要接受全乳房切除手術,除造成手術後的不適外,也會引起外觀的改變。現在醫療技術進步,治療結果已經明顯的改善很多,因此在治療癌症上已經可以保有器官與外觀且達到一樣的治療效果。藉由醫療共享決策輔助工具,可以與醫護人員共同討論一個最想要的治療方式。
早期乳癌並且符合乳房保留手術條件的患者
乳癌是基因突變導致乳管與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腫瘤,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國人乳癌好發年齡40至69歲間。乳癌一般以範圍大小及檢驗報告類型區分為零期至四期;並依是否有轉移到其他部位做為主要治療方式的評估。手術後會正式確認乳癌的期別,並且會依據這個結果來決定後續的輔助治療方式,輔助治療可能需要做四項,也可能一項也不用做,輔助治療包含以下幾種: 1.賀爾蒙治療:服用抗賀爾蒙藥物至五〜十年 2.化學治療:每1至3週進行化療藥物注射,約6至8個療程,約4至6個月 3.標靶治療:每3週進行標靶藥物注射,約18個療程,約1年 4.放射線治療:每週5次,約5至7週
局部性乳癌無論接受「全乳房切除術」或「乳房保留手術(術後需搭配放射治療) 」,病人存活率是相當的,但是選擇全乳房切除或乳房保留手術時,有幾個因素需考慮腫瘤大小、腫瘤的切除邊緣、腫瘤位置、是否為多發性的腫瘤、放射線治療的影響及個人需求等
透過手術進行患側乳房全部切除
透過手術進行癌腫瘤及瘤周圍的組織切除,術後需進行放射線治療
選項
考量
全乳房切除手術
乳房保留手術+放射線治療
傷口復原期
10-14天(需引流管照顧)
7-10天
術後放射線治療
僅部分病人需要,如:局部晚期之乳癌或有淋巴結轉移。
術後放射治療為必須,接受放射線治療,局部復發的風險可與全乳房切除手術相同。
局部復發率
10年內局部復發風險<5%
16-25%
可能的副作用為何?
胸壁不舒服、麻木感、上臂內側麻痛、肩膀僵硬、手臂水腫等。
乳房的不舒適、麻木感、上臂內側麻痛、肩膀僵硬、手臂水腫及放射治療相關副作用。
優點
1.減少剩餘乳腺復發風險 2.大部分不需要放射線治療
1.傷口較小,恢復較快 2.保留大部分患側乳房知覺 3.不需要乳房重建
缺點
1.大範圍切除皮膚壞死風險 2.術後皮膚麻木或無知覺 3.乳房重建風險和費用
1.術後手術邊緣有乳癌細胞 2.放射線治療副作用 3.局部復發風險相等或稍高於乳房全切除
相關連結:醫病共享決策平台
相關連結:健康99網站
相關連結:國家衛生研究院
相關連結:台灣癌症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0-08-07 更新日期: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