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家人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但病情相對穩定,除了維持口(鼻)插管治療之外,也可以選擇用氣管造口術(俗稱的氣切)治療,對病人生活品質、照護方式及外觀上會有所改變,請您想想什麼是病人以及家人所期待的治療方式,並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經由醫師判斷長期呼吸衰竭經口(鼻)插管,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且病情穩定的病人。
對於長期呼吸衰竭而必須接受呼吸器治療的病人,醫師常會建議將氣管內插管更換為氣管造口管路(氣切)。不少民眾忌諱氣切,認為做氣切等於沒希望而且身上會有一個傷口,然而文獻也指出氣切、口(鼻)插管兩者的死亡率無顯著差異,其實氣切只是暢通呼吸道的另一種方式,氣切的病人經過訓練仍然可以說話及進食,而且氣切管是可以移除的。至於後續病人生活品質的改善與銜接照護及是否能脫離呼吸器仍須視病情的狀況來決定。
氣管造口管路必須進行「氣管造口術」,利用經皮手術或傳統手術的方式從病人頸部建立一個通道,然後放入氣管造口管路,方便於病人使用。
如果病人不願意接受氣管造口術,則需要繼續使用經口(鼻)插管,來維持呼吸道暢通和呼吸器使用。
因口(鼻)插管的管路較長,在抽痰及呼吸道照護較為困難,且較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插管 21 天前進行氣切,呼吸器脫離率約 56%
插管 21 天後進行氣切,呼吸器脫離率約 31% [1]
醫病共享決策平台 https://sdm.tpech.gov.tw/
出版日期:2019-08-02 更新日期: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