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師診斷您的親人有嚴重腦部損傷,經過醫師全力治療,並評估未來意識恢復狀況不樂觀,即使再施以治療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接下來要面臨是後續照護方式的選擇。是要繼續長期照護;還是選擇拔管後,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發展,本表單將會幫助您瞭解有哪些治療選擇,並請您想想什麼是您的親人所期待的治療方式,為您的親人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適用對象 / 適用狀況
嚴重腦損傷發生後已經過急性期完整的評估與處置,昏迷指數小於等於8分,並經臨床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且有不可逆之損傷。
腦損傷:包含外傷、缺血性或出血性腦中風、缺氧性腦病變。
疾病或健康議題介紹:
嚴重腦部損傷是指病人發生腦部梗塞,自發性、外傷性的出血以及缺氧,腦部重要功能損傷,同時影響到病人的意識狀況。
昏迷指數是為睜眼反應、言語反應、動作反應等三項評估病人的清醒度,正常人的昏迷指數為15分,完全昏迷為3分,低於8分為嚴重腦部損傷之病人,除了有高達30-50%(1)的死亡率之外,也有相當高機率導致長期失能,必須長期依賴他人的照護。
醫療選項介紹:
選項一:進行長期失能照護:
需進行氣管造口術,維持病人呼吸道的暢通。
選項二: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進程
若病人經呼吸訓練,達到可以移除氣管內管之標準,家屬可事先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DNR),若病人屬於嚴重不可逆之損傷,符合安寧緩和條例的撤除維生醫療條件,由家屬簽署同意書,經兩位專科醫師審查通過,醫療人員將移除病人的氣管內管,並維持病人基本生理需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並維持其舒適、減輕疼痛。
選項三:暫時維持現況治療
維持使用氣管內管以及現有的治療照顧,定期評估。